迈威蓄电池MV200-12 12V200AH规格及参数
1.放电中电压下降 放电中端子电压比放电前之无负载电压(开路电压)低,理由如下:
1.V=
V:端子电压(V) I:放电电流(A)
E:开路电压(V) R:内部阻抗(Ω)
2.放电时,电解液比重下降,电压也降低。
3.放电时,电池内部阻抗即随之增强,完全充电时若为1倍,则当完全放电时,即会增强2~3倍。
用于起重时电瓶电压之所以比用于行走时的电压低,乃是由于起重用之油压马达比行走用之驱动马达功率大,因此放电流大,则上式的亦变大。
2.蓄电池之容量表示
在容量试验中,放电率与容量的关系如下:
5HR 1.7V/cell
3HR 1.65V/cell
1HR 1.55V/cell
严禁到达上述电压时还继续放电,放电愈深,电瓶内温会升高,则活性物质劣化愈严重,进而缩短蓄电池寿命。
因此,堆高机无负重扬升时的电池电压若已达1.75v/cell(24cell的42v,12cell的21v)),则应停止使用,马上充电。
3.蓄电池温度与容量
当蓄电池温度降低,则其容量亦会因以下理由而显著减少。
(A)电解液不易扩散,两极活性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变慢。
(B)电解液之阻抗增加,电瓶电压下降,蓄电池的5HR容量会随蓄电池温度下降而减少。迈威电池容量
通常电源设备的容量用kV&iddot;A或kW来表示。然而,作为电源的VRLA电池,选用安时(A&iddot;h)表示其容量则更为准确,蓄电池容量定义为∫t0tdt,理论上t可以趋于无穷,但实际上当电池放电低于终止电压后仍继续放电,这可能损坏电池,故t值有限制,电池行业中,以小时(h)表示电池的可持续放电时间,觉的有C24、C20、C10、C8、C3、C1等标称容量值。
小电池的标称容量以毫安时(mA&iddot;h)计,大电池的标称容量则以安时(A&iddot;h)、千安时(kA&iddot;h)计,电信工业常取C10、C8等标称容量值。例如,常见的Deka电池12R100SH为12V单体,100 A&iddot;h容量,即可持续放电10h,电流为10A,共放出安时数为10*10=100 A&iddot;h(实际测试中,为使电流值保持恒稳,当电压变化时,应调整外电路负载,以便计量)。
电动车用蓄电池的容量以下列条件表示之:
电解液比值 1.280/20℃
放电电流 5小时的电流
放电终止电压 1.70V/Cell
放电中的电解液温度 30&lusmn;2℃迈威蓄电池容量坚持
以下要素将影响电池的运用寿数:
(1) 重复的深放电,尤其是重复的浅充电后的深放电
(2) 运用环境温度过高德国阳光蓄电池
(3) 过充电,特别是涓涓浮充充电
(4) 过大的充电电流.
(5) 充好电的电池假如长期未运用,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将会致使自放电的加快和容量的减少。迈威蓄电池运用装置养护计划:
电池不宜放电至低于预定的停止电压,不然将致使过放电,而重复的过放电则会致使容量难以康复,为到达佳的作业效率,放电应0.05-2C 之间,放电停止电压如上表1所示。
2) 放电后请敏捷充电,特别是在深放电后更应当即充电,不然将也许致使电池容量无法康复。
3) 放电时请将电池温度控制在-15~50℃。电池不宜放电至低于预定的停止电压,不然将致使过放电,而重复的过放电则会致使容量难以康复,为到达佳的作业效率,放电应0.05-2C 之间,放电停止电压如上表1所示。
2) 放电后请敏捷充电,特别是在深放电后更应当即充电,不然将也许致使电池容量无法康复。
3) 放电时请将电池温度控制在-15~50℃。
迈威蓄电池MV200-12 12V200AH规格及参数
阶段目标:
阶段1—关键技术突破:系统分析包括虹桥枢纽工程、迪士尼微网、崇明生态岛、曹溪换电站等上海市重要智能电网示范基地的储能系统示范运行情况,寻找影响规模化应用亟待解决的储能关键技术难题,开展基于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及微网、输配电及服务、城市及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大容量规模化储能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在蓄电池的研究中,更高的储能密度、更快的响应速度、更好的运行安全性、更长的使用寿命、更低的使用费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阶段2—技术应用阶段:在智能电网各端进行储能工程示范,以上网应用为技术导向,优化储能各装置的设计和使用策略。
阶段3—政策推动阶段:在满足技术指标前提下,研究储能工程化应用经济效益,从政策扶持角度优化储能装置的使用策略。
五、项目实施后的功能描述
储能技术是电力系统、能源结构优化以及电能生产消费变革的重要支撑性技术。它可以对未来智能电网提供各种不可或缺的实际应用。目前储能技术已处在爆发性发展和革命性突破的前夜,通过对规模等级、技术成熟水平、经济效益、应用限制与环保等方面的研究和实施,以期形成如下功能:
(1)大电网:利用储能系统提供的**响应容量,可以**补偿系统中的不平衡功率,应该可以用-直接、-有效的方式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2)新能源接入:一是大幅度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使其可以和常规能源发电相比拟;二是尽可能多地消纳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力,-终实现全部消纳这些电力;三是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
(3)微网:提高系统稳定性,当分布式电源供电不足或与微网断开时,储能系统起到维持设备继续运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