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的第85届广交会上,私营企业首次出现。浙江余姚西摩电器有限公司等几家企业,作为首批获得外经贸部批准、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代表,登上广交会舞台。
浙江贝发制笔厂厂长贝智铭因为进不了广交会,在外商云集的楼梯口等了一周,终于拿到一笔两万美元订单,后来这个宁波人成了“中国笔王”,他回忆说:“广交会为我打开了对外贸易的**扇门。”
以2001年加入WTO为标志,中国全面放开外贸经营权。2003年的秋季广交会采购商超过15万人,成交额突破200亿美元。广交会也从一届两期变成一届三期,从主要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主要出口制成品转变。
为实现贸易平衡,自2007年第101届起,广交会设立进口展区,并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当年,中国外贸顺差2622亿美元。
“中国开始重视从出口创汇向进出口均衡发展,广交会成为‘卖全球、买全球’的国际公共平台。”徐兵说,广交会设立进口展以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家企业参展。
高质量引领中国制造 “进口效应”持续释放
十八大以来,“**”倡议、高质量发展导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加速推动对外开放新格局,广交会迎来新机遇。
“改革开放前,仅13家外贸总公司参展,如今每届广交会迎来2.5万家外贸企业和数百家境外企业,每届到会客商约20万人,规模堪称‘****展’。”徐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