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白绢病,又被称为“白脚病”或“棉脚病”,多发于花生生长中后期,发生部分主要集中在根部以及茎基部,染病植株患病部位会长出白绢丝状的菌丝,危害花生的产量和质量。
花生白绢病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病残体上越冬,菌核在土壤中可存活5-6年,尤其是在较干燥的土壤中存活时间更长。
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发病,种子带病率高,来年苗期发病重。
花生白绢病发病原因:
连年重茬,病菌越积越多;
肥料N、P、K过量,土壤板结,土壤有益菌减少;
播种时拌种重视地下害虫不重视种子杀菌;
栽培制度粗放,密度太大,高温雨季容易发病。
白绢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果当地往年的白绢病发生都很严重,选择种子时就要注意。
2、轮作种植,不要连作花生,和水稻、小麦等进行轮作种植。
3、在施肥上,可以选用腐熟有机肥或者沤制的堆肥,来改善土壤,减少病害的发生。
4、播前拌种,常用药剂有多菌灵、咯菌腈等,注意用量,不要过大,否则会抑苗。
5、药剂防治,如苯甲·丙环唑、氟环唑、噻呋酰胺、多菌灵等,一次效果不行,中间隔一周左右,可以对着发病部位多施一些,在发病初期给药。